北京时间 2020 年 6 月 10 日,QS 排名发布了 2021 年最新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四大权威排名之一,QS 排名一向以综合性强、评分维度广著称,是很多留学生选校时参考的重量级高校排行榜。

今年 QS 最新发布的 2021 年世界大学排名究竟有什么新的变化呢?你的梦校排名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呢?接下来我们话不多说,直接来一探究竟吧!
1. 学术声誉40%:基于超过94000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反馈;
2. 雇主声誉10%:根据超过44000名雇主关于大学与毕业生就业水平的调查答复;
3. 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衡量学术研究的影响力,通过五年内大学研究论文的引用总数除以大学的教师数量得出;
4. 师生比例20%:代表教学规模,将学生人数除以教职员工人数得出,可以用来参考各个大学的班级规模;
5. 国际教师比例5%:国际化指标之一,它衡量的是大学中非本国教师的比例;
6. 国际学生比例5%:它衡量的是大学中非本国学生的比例,这也可以表明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此次排名,前十强仍旧被美英瓜分,唯独第六名被来自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摘走;
麻省理工学院(MIT)连续第九年被评为世界最佳大学,紧随 MIT 之后的是斯坦福大学(第 2 名)和哈佛大学(第 3 位);
牛津大学从去年的第4降至第5;老对手剑桥大学排名与去年持平,仍旧第7;
第9-10名依然是帝国理工(+1),芝加哥大学(+1),伦敦大学学院(-2)的身影,但排名顺序有所微调。
欧洲大陆最好的大学仍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第 6 名,和去年保持一致)

英国共有18所大学杀入前百,这个数字是在过去的五年中保持不变的。
欢喜冤家牛剑,依旧占据着英国大学的头两名宝座,牛津第5,剑桥第7;帝国理工的排名上升一位,排名第8;伦敦大学学院UCL下降了两个排位,排名第10;爱丁堡、曼大、华威大学较去年而言,排名纹丝不动,仍旧第20、第27、第62,可喜可贺。
与全球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英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呈下降趋势,在今年上榜的84所英国大学中,有51所的国际学生比例有所下降。
美国的大学在今年榜单上的表现依旧亮眼,不仅在全球前20中占了半席,更包揽了榜单的前4名。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九年被评为世界第一,而加州理工学院则升至第四位,超过了去年第四的牛津大学。
然而,进一步往下看,结果表明,相对于全球竞争者,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状况正在下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第51名)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第54名)跌出世界前50后,美国目前排名前50位的大学数量比去年少了两家。与全球大学相比,在美国151所排名最高的大学中,有131所的国际学生比率得分在去年有所下降。
随着国际竞争力的日益增强,美国想要保持其傲视全球的高等教育优势将会越来越有具有挑战性。
在今年排名中,澳洲一共36所大学入榜,另外共计7所大学进入百强,19所进入世界Top 500!但澳大利亚有不少院校的得分和去年相比有所下滑。
排名最高的是澳洲国立大学,位列世界第31名,相较去年下降两名。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大学的国际化水平有所提高,其中以悉尼大学(世界第40名)和莫纳什大学(世界第55名)最为出色。
今年QS世界大学排名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喜人表现。共有41所中国大陆地区的大学参与了本次排名,其中有9所大学是首次上榜,25所大学排名提高。
清华大学再次打破了去年创下的中国大陆地区大学最高排位,从世界第16名上升到第15名。
北京大学(世界第23名)的“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评分为中国大陆地区最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第93名)在“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指标中表现优异,位列全球第七,充分表明了中科大拥有世界级的优质研究学者。
复旦大学(从世界第40名上升到第34名)和上海交通大学(世界第47名)也双双创下了各自的历史最好成绩,首次进入全球前50。
香港大学第22名(+3),香港科技大学第27名(+9),香港中文大学第43名(+3),香港城市大学第48名(-2),香港理工大学第75名,(+16)。
排名依然仅供参考。排名本身不应作为大学申请的唯一依据。大家在申请大学时,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将各项因素综合考虑,进行更加合理个性化的选择。
新一批排名的更新发布,也预示着2021申请季的正式打响。打算申请明年入学的同学,可以尽快开始行动起来啦!要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成功是留给已经行动的人!!
榜单详情:
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1